105.05.27 全國性職涯發展平台—職涯工作坊(綜學組林誼玲)

日        期

2016.05.27

出  差  人

綜合學務組 林誼玲

會議名稱

全國性職涯發展平台—職涯工作坊

地        點

新莊翰品酒店

 

一、會議內容摘要:

  從學涯發展到學職轉換

學涯發展教案基本精神,以心理期望與心理契約角度理解學習行為,並以高教生涯信念表徵機會結構的影響。

對學職轉換之脈絡角色變化有所覺察,從角色脫離、角色進入、結構角色之佈局,理解角色轉換的困難與狀況,並覺察進入職場之社會化歷程。

生涯與就業協助(CVHS)系統

生涯與就業協助系統(CVHS)使用:跨校漫遊登入、模組使用、測驗結果說明與相關資源應用。

主題(A)學涯發展的潛在議題-以多元經驗為觸媒(職涯協助輔導人員)

透過多元經驗教案,討論學習經驗背後潛在多層因素以及可能的行動介入。

主題(B)CVHS系統協助與行政支援模式(職涯兼行政人員)

綜觀生涯探索、能耐發展、學職轉換、生涯世界等系統,提供面對學生普遍性職涯議題的協助。

 

二、心得與建議:

  

從學涯發展到學職轉換

CVHS的緣起在探討-「為什麼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並以1990年至2015年主計處公布資料顯示,大學生失業率高於高中生失業率,以心理期望與心理契約角度理解從學生到工作者轉換過程,學生自入學狀態到畢業狀態,在「期待」與「真實」間可能產生心理落差,對於外界機會結構的不明因而產生「生涯焦慮」,進而影響學習進展,產生「學實用知識」的現象,目的在降低心理焦慮感;因此能耐發展主要協助調節心理焦慮,找回學習的自主性。

另以生涯適應力探討,台灣一般大學的生涯適應力(關注、控制、好奇、信心)中,「生涯關注」得分最高,「生涯控制」的分最低,說明台灣大學生對生涯發展在意(關注),但對未來生涯較無確認和掌握的能力,因此分別以「生涯介入策略」解說針對不同適應力低的學生可採取的策略,並進一步探討學習行為在「未來職業清晰契合度」與「學習投入意願度」各有何差異,以及採取的教學經營方法為何,針對不同的學生給與不同的教學方式。

除了降低「生涯焦慮」,以及針對不同生涯適應力及學習行為可以給予不同的教學經營策略外,如何從學生「角色脫離」到「角色進入」工作者,是目前新鮮人常會面臨的問題,會中亦分享了如何在教學設計上透過電影、故事、脈絡情境的差異……等方式協助學生提升職場社會化,降低畢業後「學生」轉換到「工作者」角色間的衝擊。

 

生涯與就業協助(CVHS)系統-實際介面展示

生涯與就業協助系統(CVHS)分四個模組-生涯探索、能耐發展、學職轉換、生涯世界,可各自獨立使用,可以知識查詢課程,以學群或學系搜尋跨領域的課程,展開未來職業網絡,協助了解不同行業間轉職路徑的長短,提供職缺搜尋引擎……等功能。

 

主題(B)CVHS系統協助與行政支援模式(職涯兼行政人員)

CVHS提供不同階段學生不同的需求,除介紹不同模組可以用在哪種階段外,進而探討在行政協助工作上的四種模組:需求-資源模式、教育模式、諮商輔導模式、歷程資訊協助模式,並解釋四種模式的可行動方式、特點、需要哪些人力或資源支持,協助大家探討各自優點與困境,藉由團體討論與經驗分享了解不同學校的作法。

工作坊最後安排與高中職涯輔導人員綜合座談,期望職涯工作不僅是在大學推動外,更應該往下至高中職就該培養同學的生涯規劃能力。

 

目前本校在行政上採行的模式多為「需求-資源模式」如:講座、參訪,與「諮商輔導模式」如:晤談、工作坊,而「教育模式」需要教務體系支援,「歷程資訊協助模式」需要行政團隊支援,需要整體性的規劃與考量才能有效推行。

今年綜學組規劃推行職涯評測及解說,期望能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的優勢以及可以再加強的部分,也許加上CVHS的協助可讓學生更容易描繪未來的職業網絡減少生涯焦慮感。

若各系能有對職輔工作有興趣的教職員,參與職涯工作坊吸取不同經驗應用在教學經驗上,或是協助推展各系學生培養自己對生職涯的重視,成效會更加顯著。